⒈ 亦作“鷄人”。 周官名。掌供辦雞牲。凡舉行大典,則報時(shí)以警夜。
引《周禮·春官·雞人》:“雞人掌共雞牲,辨其物。大祭祀,夜嘑旦以嘂百官。凡國之大賓客、會(huì )同、軍旅、喪紀,亦如之。凡國事為期,則告之時(shí)。凡祭祀,面禳釁,共其雞牲?!?br/>孫詒讓正義:“‘雞人’者, 葉鈔《釋文》作‘鷄人’。 阮元云:‘從佳者小篆,從鳥(niǎo)者籀文?!?br/>后指宮廷中專(zhuān)管更漏之人。 南朝梁陸倕《新刻漏銘》:“坐朝晏罷,每旦晨興,屬傳漏之音,聽(tīng)雞人之響?!?br/>宋王安石《和祖擇之登紫微閣》之一:“宮樓唱罷鷄人遠,門(mén)闕朝歸虎士閑?!?br/>《花月痕》第四八回:“晨光隱約上檐端,絳幘雞人促曉餐?!?/span>
職官名。于天將亮時(shí),作呼聲以警醒百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