鼎是國家權力的象征。女皇武則天重鑄九鼎,表明其政權已趨鞏固。此時(shí),她正式君臨天下已七個(gè)年頭,四海富庶,國家強盛。在此之前,她造明堂,建天樞,中岳封禪,相繼成功,女皇志滿(mǎn)意得,權力鼎盛,于是鑄九鼎再顯君威。 由此可知,如何寫(xiě)鼎文,非同一般。女皇親撰銘文,以示重視。她以那如椽大筆突兀從河圖寫(xiě)起,一連四句,歷數三皇五帝。這樣開(kāi)頭,氣勢不凡,立馬使人想起“河出國,洛出書(shū),圣人則之”這一古訓,寓意深長(cháng)。接著(zhù)寫(xiě)“天下光宅,海內雍熙”,頌揚武周政權是光明燦爛的和諧社會(huì )。自從公元684年改元光宅以來(lái),經(jīng)12年經(jīng)營(yíng),認為光宅天下的目標達到了。最后以“上玄降鑒,方建隆基”結束全詩(shī),歸功于天,指明君權神授,這是上天降下的符瑞,叫她建立隆盛的大周基業(yè)。 文如其人,出自政治家之手的鼎文,成了一篇政治宣言,抒發(fā)了勝利者的豪情。這里,武則天以三皇五帝這些圣君自況,其意更耐人尋味。此詩(shī)氣勢雄偉,音韻鏗鏘,是一篇非常成功的杰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