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平
早年經(jīng)歷
蕭華早年以門(mén)蔭入仕,在父親蕭嵩罷相后被擢升為給事中,后又任工部侍郎。天寶八年(749年),蕭嵩病逝,蕭華襲爵徐國公。他生性穩重,家風(fēng)嚴謹,后拜兵部侍郎。
輾轉歸朝
至德元年(756年),安祿山叛軍進(jìn)逼長(cháng)安,唐玄宗入蜀避亂。蕭華因未及隨駕,被叛軍俘獲,授為魏州刺史。至德二年(757年),安祿山被兒子安慶緒弒殺。
乾元元年(758年),郭子儀、李光弼等九位節度使將安慶緒圍困在相州。蕭華暗中與朝廷通信,欲在魏州為內應,結果被叛軍偵知,遭到囚禁,直到崔光遠收復魏州,才被放出。唐肅宗獲知蕭華在魏州施行仁政,便正式任命他為魏州刺史。十二月,史思明率軍南下。郭子儀擔心蕭華再次被叛軍俘獲,便讓崔光遠接任魏州刺史,并將蕭華召到相州,安置在軍中。
升任宰相
乾元二年(759年),九節度兵敗相州。蕭華返回長(cháng)安,因曾接受叛軍任命的官職,被降為秘書(shū)少監,但不久便升任尚書(shū)右丞。后來(lái),蕭華出鎮河中府,擔任河中尹、河中晉絳節度使。
上元二年(761年),蕭華被拜為宰相,授任中書(shū)侍郎、同中書(shū)門(mén)下平章事、集賢殿崇文館大學(xué)士,并監修國史。當時(shí),宦官李輔國掌握禁軍,倚仗恩寵,求取宰相之位,并諷勸裴冕,讓他推薦自己。蕭華正色拒絕,因此得罪李輔國。謫貶硤州
寶應元年(762年),李輔國上奏皇帝,稱(chēng)蕭華專(zhuān)權,要求免去其宰相之職。唐肅宗不許,李輔國便再三上奏,并推薦元載。唐肅宗無(wú)奈,只得將蕭華罷為禮部尚書(shū),任命元載為同平章事。同年四月,唐肅宗病逝,唐代宗繼位,李輔國因擁立之功被拜為宰相。元載迎合李輔國的意旨,將蕭華貶為硤州員外司馬。后來(lái),蕭華病逝于硤州貶所。
軼事典故
肅宗末年,李輔國日漸驕縱,竟向皇帝求取宰相之職。肅宗忌憚他的兵權,不敢直接拒絕,委婉地道:“憑你的功勞,什么官不能當,只是不知道朝中重臣的意見(jiàn)?!崩钶o國便去游說(shuō)尚書(shū)仆射裴冕,想讓他推薦自己。肅宗私下對蕭華道:“李輔國想當宰相,如果裴冕等大臣呈上薦表,那我就沒(méi)有理由拒絕他了?!笔捜A詢(xún)問(wèn)裴冕,裴冕道:“沒(méi)有這種事,我寧可砍斷胳膊也不會(huì )讓李輔國拜相?!崩钶o國在肅宗朝始終未能拜相,并因此怨恨蕭華。
后世地位
大中二年(848年),唐宣宗將三十七位功臣的畫(huà)像掛在凌煙閣內,蕭華位列其中。
家庭成員
父親:蕭嵩,玄宗朝宰相,拜中書(shū)令,官至太子太師,封徐國公。
兄弟:蕭衡,娶唐玄宗之女新昌公主,拜駙馬都尉,官至太仆卿。
兒子:蕭恒,官至殿中侍御史。
兒子:蕭悟,官至大理司直。
孫子:蕭俯,蕭恒之子,穆宗朝宰相,拜同平章事,官至左仆射,襲徐國公。
孫子:蕭仿,蕭悟之子,僖宗朝宰相,拜同平章事,官至司空,封蘭陵縣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