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張
其《作詞五要》云: 第一要擇腔。 腔不韻則勿作。如塞翁吟之衰颯,帝臺春之不順,隔浦蓮之寄煞,斗百花之無(wú)味是也。 第二要擇律。 律不應月,則不美。如十一月調須用正宮,元宵詞必用仙呂宮為宜也。 第三要填詞按譜。 自古作詞,能依句者已少,依譜用字者,百無(wú)一二。詞若歌韻不協(xié),奚取焉?;蛑^善歌者,融化其字,則無(wú)疵。殊不知詳制轉折,用或不當,即失律,正旁偏側,凌犯他宮,非復本調矣。 第四要隨律押韻。 如越調水龍吟、商調二郎神,皆合用平入聲韻。古詞俱押去聲,所以轉摺怪異,成不祥之音。昧律者反稱(chēng)賞之,是真可解頤而啟齒也。 第五要立新意。
詞作
一枝春 除夕 (此調為南宋楊纘自度曲。九十四字,仄韻。) 竹爆驚春,競喧闐、夜起千門(mén)簫鼓(韻)。流蘇帳暖,翠鼎緩騰香霧(韻)。停杯未舉,奈剛要、送年新句(韻)。應自有、歌字清園,莫夸上林鶯語(yǔ)(韻)。 從他歲窮日暮(韻)??v閑愁、怎減劉郎風(fēng)度(韻)。屠蘇辦了,迤邐柳欺梅妒(韻)。宮壺未曉,早驕馬、繡車(chē)盈路(韻)。還又把、月夜花朝,自今細數(韻)。 評: 至除夕,則比屋以五色錢(qián)紙酒果,以迎送六神于門(mén)。至夜賁燭籸盆,紅映霄漢,爆竹鼓吹之聲,喧闐徹夜,謂之“聒廳”小兒女終夕博戲不寐,謂之“守歲”守歲之詞雖多,極難其選,獨楊守齋《一枝春》最為近世所稱(chēng)。 周密《武林舊事》